2021年6月9日,川西北队离休干部、原保卫科副科长李正升永远离开了他挚爱的党和热土,享年91岁。
李正升参加川西北队2019年度“八一”建军节活动
李正升,1930年7月10日出生于山东省莱阳县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16岁参加革命工作,18岁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山东莱阳区纵队、华东一三旅三八师、三一军九二师、九三师、三一军十三师炮团单教连炮训队等部队担任通讯员、观察员、副排长等职务;参加大小战役数十次,包括淮海战役、上海战役、福州战役以及厦门战役,先后荣立四等功5次,三等功2次。1954年12月转业,先后在西南地质局517队、518队,四川省地质局江油队、绵阳队、211队、401队工作。1982年1月在川西北地质大队保卫科工作,直至1990年6月离休,2002年1月起享受副县处级待遇。
铭记身份作表率
记忆中的李老,从来都是和蔼可亲的。我每次去拜访他,与他聊天,他总是开心地听我说,从来不提自己的峥嵘岁月。直到他离世,我才通过档案了解到他在战争年代取得的累累战功和获得的荣誉,以及转业后无私奉献的奋斗历程。
我自2019年从事离退休工作后,才逐渐与李老熟悉起来。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即便因作战受伤、年事增高导致行动不便,他也会坐着轮椅准时参加支部各项活动及总支组织生活会。
李老非常关注国家大事和单位地质事业的发展。他常年坚持读书看报,后来眼力不好了,就让家人读报给他听,李老说那是每天最快乐的时光。到了季度末,他就会叫女儿推着轮椅送他到单位,亲手交上自己的党费。他从不给组织添麻烦,遇到困难也都是自己想办法,还一直要求家人不能因为自己是离休干部而搞特殊化。
2020年国庆合影留念
记忆中的李老是很爱整洁的。每次陪领导去看望他时,他都穿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佩戴好党徽,在家人的帮助下,坐在门前楼道里,等候我们。他总会紧紧地拉着慰问领导的手,面带慈祥的微笑看着我们聊天。虽然耳力不好的他未必能听清我们聊天的全部内容,但只要听到他熟悉的环节,他总能说出大概。记得有一次,李老的家人指着我逗问他“这是谁”,他一口便说到“这是我们的支部书记”。我当时很吃惊,毕竟那时我总共就跟他打过两次照面。但他却如此清楚地认出了我,我既感到高兴,又感到惭愧,忙上前握住老人的手,心里想着以后一定要多来看望看望他。
特殊的党费
李老硬朗的身体自2021年年前开始急剧恶化,好几次医院都下达了病危通知书。但是,他凭借顽强的意志一次又一次地战胜病魔。当病情稍有好转,他就迫不及待地叫女儿带话给我,让我有时间了一定要去医院找他。
因分身乏术,约定的时间一推再推,直到3月22日,我才如约前往医院。他已非常消瘦,眼窝深陷,眉头紧锁,看起来很疲惫,我能感受到他当时正在忍受着巨大的煎熬。因担心他会拔掉食管和呼吸机,他的手套着病人防抓手套,被绑在病床的栏杆上,双手却紧紧地握着一个小红本。我仔细一看原来是党员证,顿时鼻子一酸,眼泪差点夺眶而出,瞬间明白了他让我去医院的真正目的。
躺在病床上的李正升
李老的女儿俯下身,对着他的耳朵大声喊“爸爸,你睁眼看看,看看谁来了”。李老缓缓地睁开眼睛,眼神却很涣散。我赶紧俯身大声喊他。当终于看清我的脸时,他激动不已,颤抖着想把手中紧握的党员证递给我。他打开党员证,缓慢地翻到最后一页,抽出几张崭新的纸币,这就是他在病床上天天惦记着要缴的2021年的第一笔党费。
我接过党员证,在上面工工整整地填上了党费缴纳时间和金额,并签上我的名字,再双手将党员证奉还给李老。他仔细地核对每一栏信息,然后放心地合上党员证,递给女儿保管。他看着我,似有千言万语想要诉说,但却发不出声,只能着急地挥着双手。我连忙安慰他,嘱咐他配合治疗,继续与病魔战斗,争取早日康复回家。李老的眼眶湿润了,他费了很大劲,才艰难地说出一个“好”字。没有想到,这竟然是李老与我说的最后一句话。
后记
3月底时,我写了关于李老的稿子,几度修改,却总是不满意。于是我计划等李老出院了,再去拜访他,跟他聊聊过去的事。没想到,计划的采访没能成行。
带着遗憾与懊恼,我连夜拼凑出这篇简短的文字,以表达我对李老的一份怀念。希望他一路走好。
离退休总支 李文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