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位置:首页 -> 一线风采 -> 专家介绍  
更多>>> 
·杨宇东
·李林
·石英
·何宏
·刘修斌
·何学锋
·刘迁
·白富正
更多>>> 
·努力和热爱筑造青春奋斗之路
·务实进取撑起半边天
·难以割舍的地质情怀
·劳模风采 苏画——“走出去”虽有风险,
·坚定自己的信念 迈向更远的前方——记四
·平武水晶镇磨河坝矿点行记
·心灵之行—沱沱河踏勘纪实
·站在地质的风景里----莫桑比克之行
 
坚定自己的信念 迈向更远的前方——记四川省地矿局川西北地质队最美地质队员杨鹏涛
作者:  2014-12-31  点击数:16314  [收藏]

新疆博格达峰地区野外填图

“地质工作就是一个良心活;只要自己还有一点力气,就多往前走一步,也许下一个矿(化)点、下一个地质突破就在前方。”这是一位普普通通的80后地质队员说过的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青海当江地区区调攀登山峰

信念*责任

刚工作的第二个年头,他就亲身经历了“5.12汶川大地震”。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他正和项目组成员一道赶往甘孜州南水北调野外地质调查项目,途径汶川县,随行车辆正驶在汶川至理县路段。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他临危不惧,在躲过了漫天的飞石后,冒着不断袭来的余震,与项目成员一道背负着多年来辛苦工作所得的成果资料及所有集体财产徒步前行十几公里,与项目组其他成员成功汇合。在得知自己最为亲密的同学又共事同一项目的好友不幸遇难的消息后,他强忍住内心的巨大悲伤,与项目组其他成员一道帮助伤员及当地受伤群众顺利到达了相对安全地带。在被困汶川县长达十日的时间里,他没有畏惧灾难,积极采取各种应对措施,照看重伤员,为项目组成员及当地百姓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完成了在灾难面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最终,他和项目组成员一道,成功自救,顺利返回绵阳,休整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又远赴青海开展工作。通过他和项目组成员集体的努力,当年荣获了“四川省青年文明号”称号,同年个人又当选为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优秀共青团员”。

青海芒崖区调新发现矿点

梦想 *坚持

20116月,作为项目负责人的他带领项目组成员进入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青海东昆仑大格勒沟尾地区开展1:5万区调工作,在该项目进行立项的时候就有其他单位同事断言在这一地区做1:5万区调是不可能的事。他带领着队员们用骆驼驼运物资徒步行走了3天到达离工区10公里之外的沟口处,又翻越了一座海拔近5000米的高山才进入工区,稍作休整便开始了工作。工作的第二天,他和队员一行6人刚刚出发不久天空就下起了大雪,然而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坚持完成了当天的工作任务。当他们晚上回到帐篷时留下守帐篷同事眼含泪花的拥抱着他们说“你们刚走扎营隔壁的兄弟单位的人员就因为下雪返回了,说你们肯定马上就会回来,我对他们说川西北的队员不可能杨鹏涛更不可能。谢谢你们让我们川西北长脸了。”就这样,他连续7天带领项目上较年轻的5名队员日行40余公里、日爬升近2000米完成了该区域不可能完成的近200平方公里的地质填图工作,新发现矿(点)化3处,其中一处已成功申报基金项目进入下一步勘查。

这一年,杨鹏涛3月初就进入野外直至12月底才回家,在超额完成当年各项目的任务后面对自己已经相恋8年的女友,只能再一次愧疚地把原定12月的婚期往后一推又是一年。

青海芒崖区调翻越阿卡腾能山

付出*回报

2013年他主持承担了西藏那曲地区某铅锌矿普查等5个矿产普查项目,在面对5个项目分布在西藏多个恶劣区域、高海拔及民族地区开展地质工作等复杂情况下,杨鹏涛决定集中优势对5个勘查项目进行一个个的歼灭战。然而在顺利的完成了其中3个项目的工作进入第四个普查区上山第一天,他们就遇到了麻烦。一大早项目人员刚进入了矿区不到十分钟,就被当地近70个当地牧民团团包围,他们扣留了所有的仪器并扬言再工作就不让项目人员活着出去。甲方业主、当地政府与牧民进行了沟通后均表示无能为力,项目组其他成员也都觉得该放弃了,这时杨鹏涛挺身而出据理力争,艰难的与牧民们交流,先让项目所有成员安全返回到了驻地,此后连续三天,他早出晚归跑当地乡政府、跑村委会与村民诚恳地交流沟通,在他的努力下,最终没有花一分钱所有村民一致答应项目组重新上山开展工作。在完成了所有5个普查项目后,甲方组织了西藏相关专家及公司主要领导对项目进行了成果验收,在听完杨鹏涛对所有项目取得的成果汇报后,主管这个项目的甲方领导动情的向在座人员介绍说“看嘛,跑到位了成果都出来了,川西北把我们的事情当成了自己的事情,要打仗、找川军这句话名不虚传。”这句话让川西北人、让杨鹏涛的努力、智慧、执着、付出得到了回报。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参与及完成多项国家大调查项目(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如四川15万勒青贡等5幅区调、青海省大水沟地区15万四幅地质矿产调查、新疆东天山甘河子一带15万四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等10余个,矿产勘查项目近20个;完成1:5万地质填图40余幅。八年来单独发现矿(化)点40余处,赢得了相关专家及商业合作伙伴的一致好评,其中3处已成功申报基金项目进入下一步勘查阶段,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千万元。

主持承担的3个青海省1: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原始资料及最终报告经中国地调局西北中心检查验收,均为优秀级,并发现金矿、铜、铅锌矿点3处,经查证,有望成为小到中型矿床。主持承担的西藏中凯5处铅锌矿普查项目资料得到委托方好评,估算(333)资源量10万吨以上,达中型矿床规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2014年主持承担的新疆甘河子41:5万矿调项目(新疆地勘基金项目)原始资料经新疆国土资源局检查验收,为优秀级,并发现金矿、铜矿点4处。

    这位80后的地质工作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地质工作者的优秀品质,是地质工作一线最美地质队员的代表。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  
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或需要咨询的信息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9-2023 cxbdz.com All Right Reserved @川西北地质队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或需要咨询的信息请联系我们!

四川省地矿局川西北地质队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蜀ICP备10032945号 技术支持:川西北地质队

分享到: